現有方法對水泥管腐蝕檢測的不足
現有方法用于城鎮土壤評價的不足
國內長輸管道往往采用土壤電阻率來分級,但統計結果表明,單用土壤電阻率來判斷城鎮土壤腐蝕性的誤差率高達30%-40%問。以深圳為例,部分地段土壤電阻率很高,但管道的腐蝕仍然很嚴重。分析原因,長輸管道沿線多為郊野,土壤結構、透氣性等變化平緩,相鄰管段電位差異相對較小,土壤腐蝕性更多地取決于土壤的綜合導電能力。由于城鎮多為回填土,土壤結構、透氣性變化劇烈,使管道不同部位間構成強烈的濃差電池,土壤腐蝕性取決于綜合導電能力和電位差等諸多方面。對于城鎮地下管線還應注意土壤化學污染、雜散電流和細菌腐蝕飛此外,不同種類的離子對腐蝕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這些因素都無法僅用土壤電阻率來充分體現。換言之,土壤電阻率可表明土壤的綜合導電能力,較好地反映出土壤的顆粒度、含水量、可溶離子總含量等信息,但不能完全反映土壤結構、透氣性、離子種類、雜散電流、細菌含量等同樣與金屬腐蝕速率密切相關的因素。
為全面反映各因素的影響,美國、德國等分別制定了綜合評價的標準。德國標準DIN50929共測試12項指標,包括土壤類型、土壤電阻率、含水量、pH值、緩沖能力、硫化物、中性鹽、硫酸鹽、地下水位、埋深處與地表土壤電阻率的差值、埋深處與周邊土壤電阻率的差值、管地電位。國內行業標準《鋼質管道及儲罐防腐蝕工程設計規范》(SYJ0007-97)參照了德國標準,項目略有調整,包括土壤類型、土壤電阻率、含水量、pH值、總酸度、總堿度、硫化物、煤含量、硫酸鹽、地下水位、氯離子、氧化還原電位。美國國家標準ANSIA21.5測試5項指標,包括土壤電阻率、pH值、氧化還原電位、硫化物、地下水位。上述標準中土壤腐蝕性等級均采用各個單項分別加權評分,以其代數和查表判定。
國內行業標準《輸油氣管道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與美國標準相近,項目有所調整,包括土壤電阻率、極化電流密度、試件失重、pH值、氧化還原電位,但綜合等級評判方法有根本差別,采用各個單項分別評級后,進行條件判斷來確定。
上述標準的編制目的和適用范圍是"長度超過50km、管徑大于300mm的長輸管道鋪設前土壤腐蝕性勘察",檢測通常在較短時間內一次性連續完成,偏重于現場實時的絕對數據。腐蝕防護評估是地下管線鋪設后的周期性測試,側重于不同管段、不同時間數據的相對比較。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標準的仔細分析和對比,本文決定以《輸油氣管道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為基礎,適當補充檢測項目,并根據城鎮土壤情況和腐蝕防護評估需要,確定相應的指標值,制定城鎮土壤腐蝕性分級專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