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用水泥管道中電流法檢測數據(表2)表2絕緣性
4.1管中電流法鼓據重現性
青島水泥管道管中電流法測試數據受環境和操作人員水平影響很大,重現性差。同一管段兩家公司的檢測結果差別巨大,以1#管段為例,甲公司的結果是602300-時,屬于"極好"等級,相當于新建優級管道s乙公司的結果僅18200?時,屬于"較差"等級,應考慮大修。分析原因,可能與環境氣候有關,甲公司檢測時是晴天,乙公司檢測時有陣雨。
比較表2與表3可知,兩家公司對不同管段檢測結果的相對優劣順序大致相同,均為1#管段明顯優于其他管段,屬于不同等級。表4所示選頻變頻法檢測結果也顯現同樣趨勢,但是相互差別較小,屬于同一等級。
4.2檢測盲區
水泥管道管中電流法檢測盲區很大,甲公司實際檢測長度172m,乙公司實際檢測長度206m(扣除K3三通兩側共30m,有效長度為176m)'都不到干管總長度的2/3,如果考慮支管,檢測長度將不到管段總長度的113。選頻變頻法可檢測全部管段。
盲區有兩類。一是發射機附近15-20m內為一次場干擾區,根據發射機信號強度變化,最短不少于15m。此范圍內接收機所接收信號直接來自于發射機,而不是管道感應磁場,故儀器使用規定,在此范圍內采集數據無效。二是有電纜(包括電燈,電力,通信等)在管道上方且非常淺表時,管道感應信號完全為其他電纜的磁場所壓制,根本檢測不到信號,自然形成盲區。
4.3支管、彎頭的影響
水泥管道管中電流法跨越支管的含義,是指檢測段首端與儀器接電點是分離的,其間可以有支管,但檢測段首端至末端間是不能有支管的。另外儀器使用規定,靠近三通、彎頭的15-20m內不應采集數據,還要求可采集區內,連續檢測長度應大于50mIZl,太短可能產生較大誤差。這是由于管中電流法在地面接收感應信號的衰減規律,其理論模型建立在無限長直管道基礎上。在三通、彎頭附近,所測信號實際是多段管道中信號的疊加,無法測取正確數據。選頻變頻法檢測段首端與儀器接電點必須是同一點,但接收信號直接取自管道,不存在三通、彎頭部位信號疊加問題,首末端甚至可以直接位于三通上。
實際上,兩種方法測試時,均將三通處排除在外。
然而三通、彎頭部位由于表面不規則,并通常采用現場防腐,質量優劣相差巨大,是影響管段宏觀性能的最不確定因素,其防腐絕緣情況直接影響對所在管段性能的總體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