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測試與試驗室測試相結合,以提高不同管段聞的可比性現場測取的實時數據是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反映,較為可靠,但不同地段、不同時間所測數據間可比性較差。現場原位測試包括極化電流密度、土壤電阻率、pH值、氧化還原電位。極化電流密度可以較好反映土壤結構、含水量、透氣性、雜散電流的影響,土壤電阻率側重反映土壤的顆粒度、含水量、可溶離子總含量的影響,pH值用于判斷化學污染、細菌的影響,氧化還原電位體現細菌腐蝕的可能性。極化電流密度測試是在測量現場將與管道鋼同質的試件插入土壤中,通人電流使試件電位產生10mV的極化,即可從儀器上直接讀出數值。由于該項目是在現場與管道埋設的土壤完全相同的環境下測定的,因此能較準確地反映土壤的原位腐蝕性,是現場測試的主項。
試驗室測試項目包括試件失重和離子種類含量測試。試件失重有兩種測試方法,現場埋件測試獲取一組數據通常需要數年觀測,試驗室加速測試僅需24小時。為提高可比性,本文確定采用試驗室測試。在試驗室把土樣用蒸錮水飽和后,將直流電通人所采土樣中與管道鋼同質的試件,24小時后測量減失的重量。飽和水代表了最嚴酷條件,且使得各土壤樣品間具有可比性。實際上,即使通常干燥的地段,在暴雨或意外(如附近水管爆裂)情況下,也有可能為水所飽和,此時土壤中所含的可海性離子會全部溶進水中,參與電化學腐蝕進程。試件失重模擬了管道鋼在土壤中發生腐蝕時,金屬表面的電化學行為和腐蝕動力學過程的難易,可以充分反映土壤質地、可溶性離子總含量對腐蝕性的影響,是試驗室測試的主項。另外,氯離子具有極強的穿透性,促成制孔點蝕,這在城鎮市政管道中較常見,本文參照《鋼質管道及儲罐防腐蝕工程設計規范》相關內容,在試驗室測試含量,并判斷其影響。硫酸根離子的測試則用于初步判斷細菌腐蝕的可能性。
結束語
對土壤腐蝕性分級方法,本文充分吸取國內外相關標準的原理,在2002年初制定出適合水泥管腐蝕防護評估需要的分級標準。經200km在役管道實際驗證,取得了理想的結果。實踐證明,現場原位測試與試驗室測試互為補充,綜合使用保證了測試結果的準確與可靠。
與2003年11月建設部頒布的《城鎮燃氣埋地鋼質管道腐蝕控制技術規程》(en95-2003)相比,其測試方法和單項分級標準都一致。重要的差別是:第一,增加了氯離子一項,以判斷水泥管孔蝕傾向大小z第二,明確了綜合等級的判斷方法,大大提高了可操作
性,第三,對氧化還原電位的分級,則采用先初步排除,確有必要時再進行詳細檢測,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證了檢測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