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進行管道水力計算時,應注意下列問題。
(1)必須細致研究管道系統的控制點。這些控制點常位于本區的最遠或最低處,它們的埋深控制該地區污水管道的最小埋深。各條管道的起點、低洼地區的個別街坊和污水出口較深的工業企業或公共建筑都是研究制點的對象。
(2)必須細致研究管道敷設放度與管線經過地段的地面橡皮之間的關系,便確定的管道彼度在滿足小設計流速要求的前提下,既不使管道的埋深過大,又便于旁側支管接入。
(3)在水力計算自上游管段依次向下游管段進行時,隨著設計流量的逐段地加,設計流速也應相應增加。若流量保持不變,流速也不應減小。只有當破皮大的管道援到被度小的管道時。如下游管段的流速已大于1m/s(陶土管、青島水泥管)或1.2m/s(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管)。設計流速才允許減小。設計流量逐段精加,設計水泥管管徑也應淫段增大。但當披皮小的管道接到坡度大的管道時,管徑可以減小。但編小的范圍不得越過50-100mm。
(4)在地面披度太大的地區,為了減小管內水流速度,防止管壁遭受沖刷。水泥管管道坡度往往需要小子地面極度。這就有可能使下游管段的覆土厚度無法滿足限值的要求,甚至紐出地面,因此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跌水井。管段之間采用跌水井銜接。在5昏倒管與干管交匯處。若旁側管的管內標商比干管的管內底標高大很多時,為保證干管有良好的水力條件,應在旁側管上先設跌水井然后再與干管相後。反之,則需在干管上先設跌水井,干管的理深大后。務側支管再接人。跌水井的構造詳見第7:I曹。
(5)水流通過檢盔井時,常引起局部水頭損失。為了盡量降低這項損失,檢查井底都在草線管段上要嚴格采用直線。在管道轉彎處要采用勻稱的曲線。通常直線檢查井可不考慮局部水頭損失。
(6)在旁側管與干管的連接點上。要保證干管的已定埋深允許旁側管接人。同時,為避免旁側管產生邊水和回水,旁側管中的設計流速不應大于干管中的設計流速。
(7)為保證水力計算結果的正確可靠,同時便于參照地面接度確定管道坡度和檢查管道間銜接標高是否合適等,在水力計算的同時應繪制管道的縱剖面革圖。在草圖上標出所需要的各個標高,以使管道銜接合理。
(8)初步設計時,只進行主要干管和主干管的水力計算。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財,要進行所有管段的水力計算。
(9)當管道內流量元明顯喲啊大,而下段管道地形變5t時,由于流速增大。過水斷固和水深比均明顯變小,為節約投資。可以減小1-2級管徑。國內多數僅減小一級。